中国消防微博则点名批评了这一行为,这又是为什么呢。原来学校历来是各级政府和有关防火职能部门高度重视的防火重点单位,不论是哪一类型、性质的学校,都存在较大的火灾危险性。而这校园常见火灾又分为三种,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宿舍聚餐吃火锅自己就占了两种。
1.生活火灾
生活用火一般是指人们的炊事用火、取暖用火、照明用火、点蚊香、吸烟、燃放烟花爆竹等,由生活用火造成的火灾称为生活火灾。随着社会的全面进步发展,炊事、取暖用火的能源选择日益广泛,有燃气、燃煤、燃油、烧柴、用电等多种形式。学生生活用火造成火灾的现象屡见不鲜,原因也多种多样,主要有:在宿舍内违章乱设燃气、燃油、电器火源;火源位置接近可燃物;乱拉电源线路,电线穿梭于可燃物中间;使用大功率照明设备等。
由于部分学生缺乏必要的消防安全知识,违章生活用火严重,酿成火灾已成必然。有统计表明,生活火灾已占校园火灾事故总数的70%以上。这里就不说那些把煤气罐搬到宿舍的比“狠人”还多一点的“狼人”了,就说说吃饭的过程,宿舍聚餐途中往往酒是必不可少的,况且自古烟酒不分家,酒过三巡吸烟助兴是在常见不过的了,但是宿舍那种环境下,一旦烟头被不知道喝高了的谁谁谁随手一扔,往往极易导致火灾的发生。
2. 电气火灾
目前学生拥有大量的电器设备,大到电视机、电脑、录音机,小到台灯、充电器、电吹风,还有违规购置的电热毯、热得快等电热器具。学生宿舍由于所设电源插座较少,学生违章乱拉电源线路现象普遍,不合安全规范的安装操作致使电源短路、断路、接点接触电阻过大、负荷增大等引起电气火灾的隐患增多。而且部分学校电路存在老化现象,往往更是一触即溃。同时电器设备如果是不合格产品,也是致灾因素。尤其是电热器的大量不规范使用,极易引发火灾。
这里就要说说现在宿舍用的电磁炉了,笔者上大学时宿舍里准备的那个电磁炉是宿舍合资从毕业的学长那里淘换过来的。仔细想想,貌似是个三无产品,电磁炉上连个牌子都看不到,也多亏了这些年没出事,现在想来都是一阵后怕。
斗智斗勇,传统巡查手段恐无计可施
针对这一
隐患
,一般的学校会采取定时抽查和随机抽查的方式对宿舍进行检验,一旦发现违规电器与火种都是直接没收并给予处分。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无论多严格的规定,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似乎都成为传统。往往是抽查的宿管与老师刚查第一间宿舍整栋楼都知道了消息,更有甚者在老师迈进宿舍大门的那一刻起,整栋楼的违规品就集体“神隐”了。
而安排学生进行巡查更是白给,套用后世形容明朝官场的一句话,说这些负责巡查的同学人人都因为泄密给处分或许有人是冤枉的,但如果隔一个处分一个,该处分没被处分的,绝对比全都处分冤枉的人多的多的多。
情况复杂,传统消防只“消”难“防”
不少学校因为种种原因,宿舍内虽置烟雾报警器,但是和没有没啥两样。笔者大学舍友里有一个好事的哥们,有一天他作死的吸了一口烟对着报警器吹去,报警器毫无反应。紧接着他把点燃的香烟怼到烟雾报警器上,报警器也全无反应。而笔者刚开学军训期间,宿舍楼二楼发生过一次火灾,在逃生的途中,报警器也全无反应。
不仅如此,因为宿舍的性质,注定会出现多可燃物、堆放密度大、种类混杂难辨的特点。而面对这种状况,传统的消防模式显得有心无力。更不提大学城内那复杂的交通环境与宿舍楼内密集的结构,这让时间成本高的离谱。
总的来说,传统消防模式下主要采用“人防+技防”的手段,去实现火情预警和处理。但是由于管理人员素质不一,在管理人员检查消防安全隐患、汇报火情时,总存在着意外和时延。
这些因素导致传统消防一般只能以“消”为主,通过加大消防设备功率,加强灭火设备功能等来达到灭火的目的。但是面对校园日益增多的安全隐患,传统的消防模式不能止步不前,而是需要进一步的升级。智慧消防落地学校就继续提上日程了。
技术赋能,以“消”变“防”
随着城市形态的变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社会消防安全保障能力越来越不适应现在的环境。智慧消防的概念从基础应用层面来说:就是把以往的消防设备、装备、预警器材和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消防的信息化、数据化和智能化。以做到实时监控动态的消防安全信息,及时发现火情,并且智能分析火情、规划最优的救援路径。
消防物联网可以通过物联网信息传感与通讯等技术,将传统消防系统中的设备设施与消防监督管理、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灭火救援涉及的各个要素所需的消防信息连接起来,像高位水箱的水位、消防池中的水位、
消防栓是否正常工作、消防器材的使用程度都在监测范围之内,以及学校内可有水池等信息,都可以构建出一个高度感知的消防基础环境。
可以说,
智慧消防
的主要任务不再是以“消”为主,更加重要的是转变为对火情“防”的部署。通过全天候的实时监控,及时处理消防隐患,将火灾消灭于萌芽的状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