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杭州考察时指出,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可见,进一步提高城市“数智化”(数字化、智能化与智慧化)水平,让城市“大脑”更“聪明”,有助于提升城市韧性和治理效能。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数字技术在防疫、生产、生活、学习中得到大量应用,为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复工复产、民生保障等提供了有力支撑,成为经济缓冲的“韧带”、政府治理的“助推器”。
基于数字技术支撑的城市“大脑”建设,不仅是技术创新的体现,更是管理理念创新、治理能力的体现。此次数字战“疫”过程中,沿海有些地方“智慧城市”优势表现得尤其突出。此前,个别地方在某些事件面前暴露的信息公开、舆情监测、数据孤岛、物资调配等问题,对城市治理能力形成了重大考验。
同时,城市管理、社会服务领域多年来暴露出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公共服务不足等“城市病”,反映出一些城市治理存在“短板”,亟需通过“聪明”的城市“大脑”进行有效治理。
当前,应以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为载体打造“城市大脑”,提高“数智化”、精细化水平,实现技术创新和治理升级。智慧城市基于信息化又高于信息化,不简单等同于过去信息化系统的叠加,而是对技术、运营以及管理理念的重塑。发展智慧城市需要改革深层体制机制矛盾,破除信息壁垒、利益藩篱,从分散的“数据大”走向集中的“大数据”。
同时,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倒逼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的更新,不断优化公共服务、产业布局。尤其是要进一步加强政务、医疗、教育、交通、治安、环保、市场监管、社区管理等公共职能的协同支撑,形成全覆盖、网格化、安全、共享、敏捷的数字化治理系统。
智慧城市不能“一哄而上”,投入不能走传统信息化和基建的老路。政府部门不宜大包大揽,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同时要加强统筹规划、政策支持,形成多元合作、持续发展格局。
客观来讲,新型城镇化仍有巨大发展空间,传统基建仍有一些“短板”,应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一起融合规划、协同发展。政府做好顶层设计、规则制定,只投入公共性强、带动效应强的核心数字化基建设施,如涉及公共利益的数据中心、智慧医疗等新型领域。同时,应更加充分地利用市场的资金、技术、运营、管理、人才优势,有效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加强政企深度合作。
以智慧城市建设为抓手,完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体系,优化城市治理效能。要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向市场和社会简政放权,提升媒体、公益性组织、社会自组织等多元主体的自治力、协同力。
同时,智慧城市建设要切实提升治理效率,为基层赋能、减负,为民众提供更便捷、精准和人性化的服务。在此过程中,仍需发挥基层治理的“新时代枫桥经验”“朝阳群众”“石景山老街坊”等做法,逐步将群防群治体现在大数据支撑上。通过完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协同治理机制,更好造就城市“超强大脑”,让城市治理更加“聪明”,实现收放自如,进退裕如,推动城市包容、安全、有韧性和可持续发展。